July 4, 2014

奈良

一早起身搭近鉄電車去奈良。
在淡熱的夏天下,我一身汗水漫步走去奈良公園看鹿。在途中看見幾隻鹿在遠方休息,其中有一隻鹿躺在雙樹陰涼影下,好像佛陀於八十歲時橫臥於沙羅雙樹下涅槃的模樣。

最終抵達公園,鹿兒們不是被關在籠子裡,而是隨意在路上行走。就在春日大社、奈良公園、東大寺一帶,約一千兩百多頭。牠們很貪吃也很現實,你手上有鹿餅,牠們馬上圍過來,吃完立刻甩頭離開。你舉起相機想要拍照,牠們絕不給面子,身子扭來扭去,就是不肯乖乖讓你拍。









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原名蓮華王院)全長約120公尺,中間有三十三處的柱子,故又名三十三間堂。三十三這數字本身就有其意義,因為觀音菩薩曾化身三十三種色相度化眾生,而「間」代表著柱間的距離,然而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院裏供奉著一千零一尊佛像。

進入本堂,在玄關處換上拖鞋,進入本堂前有著告示內部禁止攝影,此時只好收起相機,好好的欣賞一千零一尊觀音菩薩像吧!

當自己身臨其境,直接面對一千零一尊千手觀音菩薩像,被它的氣勢所折服。仔細地觀看它們每一尊樣貌丶不同形態及持著不同法器,但眼睛特別睜圓突出,叫人不敢直視。離開之後那個影像依然清晰地留存在腦海之中。

                                                     






清水寺

我們由清水坂一沿路走到清水寺,途中的景色令我們嘆為觀止-尤其當我們站在清水舞台上一睹美麗的景色時!整座清水寺都是靠139根木柱支撐著這懸空的建築,高度約十二公尺,全寺未曾使用過一根釘,全靠木柱交錯縱橫的支撐力,構建巧妙,在遠處回望極為壯觀! 

知名的「清水の舞台から飛び降りる」說法,來自自古以來常有所聞的縱身由清水舞台
垂直跌落近十數公尺,不死也沒有了半條命,故該說法指抱著破釜沈舟的決心。

站在舞台上,可遠眺京都市景,連京都塔都清晰可見。

除了清水舞台,順音羽山湧出的山泉清澈、終年不斷,世稱音羽瀑布(音羽の滝)。








大阪:法善寺橫丁

步行在石板的窄小巷道上,感覺就像走入遠古的時代。
這座「澆水不動尊」,據說禱告時用水潑尊像就會令願望成實。
畫上一個個燈籠,代表著信眾的祈願,早日達成。



February 9, 2014

整理照片

電腦硬碟裡累積了幾千張的照片,一下喚醒我在京都時的回記憶。次次我都用沒有時間來做借口或乾脆放棄寫旅行筆記,但好像不做記錄好像太浪費,於是便隨便挑幾張照片。趁我還有清𥇦的記憶去寫幾篇短文。

每次去京都一定會買手信,我十分喜歡京都老舖的包裝紙,它的設計充滿京都風情。每次我都會十分小心拆下來,把它當紀念品。

京都是個宜古宜今的地方,驚鴻一瞥,會被它的華麗絕美震憾。無論是在春、夏、秋、冬遊覽,處處都是風景:很多靜巷裡留下的百年京町店老舖丶竪立千年的神社古寺和環繞千年歷史文化的氣息。